Incubation Programme 23/24- Why Indie? Being An Independent Filmmaker and Producer
孵化計劃23/24- Why Indie? 獨立監製的為與不為回顧

奪目影像孵化計劃2023/24

日期:2024年1月6日(六)
嘉賓:
Hillian SIU|獨立製作人(Line Producer)
CHOI Toi Ling Dora 徐岱靈|導演、監製

第三屆孵化計劃不知不覺經已過了一半,進入2024年第一個工作坊,首先邀請到兩位本地獨立影像人、監製、製作人徐岱靈(Dora)及Hillian SIU,與學員們分享她們近年參與不同項目的經驗。

Dora曾在主流傳媒擔任過逾十年的編導,負責製作及策劃過各種紀錄片、真人騷及清談節目。當時與不同監製的合作,讓她觀察、了解到不少這個崗位的角色:一方面要有判斷項目拍攝的主軸是否已經挖得夠深,一方面同時也要有一定的寬容度,尊重導演的意願而不強加自己的意見。

談及《尚未完場》這個項目,Dora分享到那時帶著「要怎樣令不認識這個娛樂大亨的人都能產生共鳴」的問題意識,團隊花了5至7年的時間作資料搜集,透過組織跟無數人談過的話、重複看的筆錄⋯⋯讓這部紀錄片不止在談論皇都戲院創辦人歐德禮的傳奇一生,也藉此帶出了那種本地的時代精神。

而Hillian近年則以獨立製作人(Line Producer)的身分,協力不少外地來港影像項目的製作,同步也發展著自己的首部劇情長片《潮起潮落》(Across Troubled Waters)。這個崗位加上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像人合作,給予她不少策劃、溝通及實踐的技巧和經驗。從拍攝現場與團隊來回的聆聽和交涉,了解不同地方拍攝的規則;到線下要如何準確地掌握預算,透過每天的整理,拉補超支的部分去避免預算不足等等較微觀的管理⋯⋯在這幾年參與獨立製作的經驗中,她也逐漸找到自己的定位,同時協助同行其他影像人的方式。

在分享的結尾,面對新導演又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監製提問,兩位講者都不約而同表示,首先要看導演自己的取向:監製作為項目最親密的戰友,是籌略型的比較適合自己,抑或是知己型的呢?語畢,也勉勵在場的創作人,在創作的路上,迷失幾乎是必經階段。可以給自己一個短暫的休息,但就算是迷失也不要懶惰,適時也要逼迫自己繼續去寫、繼續去剪;一定得回去走過那最痛苦的位置,才能向下一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