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cubation Programme 23/24- Why Indie? Being An Independent Filmmaker and Producer
孵化計劃23/24- Why Indie? 獨立監製的為與不為回顧

奪目影像孵化計劃2023/24 日期:2024年1月6日(六)嘉賓:Hillian SIU|獨立製作人(Line Producer)CHOI Toi Ling Dora 徐岱靈|導演、監製 第三屆孵化計劃不知不覺經已過了一半,進入2024年第一個工作坊,首先邀請到兩位本地獨立影像人、監製、製作人徐岱靈(Dora)及Hillian SIU,與學員們分享她們近年參與不同項目的經驗。 Dora曾在主流傳媒擔任過逾十年的編導,負責製作及策劃過各種紀錄片、真人騷及清談節目。當時與不同監製的合作,讓她觀察、了解到不少這個崗位的角色:一方面要有判斷項目拍攝的主軸是否已經挖得夠深,一方面同時也要有一定的寬容度,尊重導演的意願而不強加自己的意見。 談及《尚未完場》這個項目,Dora分享到那時帶著「要怎樣令不認識這個娛樂大亨的人都能產生共鳴」的問題意識,團隊花了5至7年的時間作資料搜集,透過組織跟無數人談過的話、重複看的筆錄⋯⋯讓這部紀錄片不止在談論皇都戲院創辦人歐德禮的傳奇一生,也藉此帶出了那種本地的時代精神。 而Hillian近年則以獨立製作人(Line Producer)的身分,協力不少外地來港影像項目的製作,同步也發展著自己的首部劇情長片《潮起潮落》(Across Troubled Waters)。這個崗位加上與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像人合作,給予她不少策劃、溝通及實踐的技巧和經驗。從拍攝現場與團隊來回的聆聽和交涉,了解不同地方拍攝的規則;到線下要如何準確地掌握預算,透過每天的整理,拉補超支的部分去避免預算不足等等較微觀的管理⋯⋯在這幾年參與獨立製作的經驗中,她也逐漸找到自己的定位,同時協助同行其他影像人的方式。 在分享的結尾,面對新導演又該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監製提問,兩位講者都不約而同表示,首先要看導演自己的取向:監製作為項目最親密的戰友,是籌略型的比較適合自己,抑或是知己型的呢?語畢,也勉勵在場的創作人,在創作的路上,迷失幾乎是必經階段。可以給自己一個短暫的休息,但就算是迷失也不要懶惰,適時也要逼迫自己繼續去寫、繼續去剪;一定得回去走過那最痛苦的位置,才能向下一步邁進。

Eye Catcher Showcase 2023 Beauty That Emerges from Tragedy
奪目展映2023 劫後的無限風光

Beauty That Emerges from Tragedy Date: 17 June 2023 (Sat) Venue: Broadway Cinematheque @Eye Catcher Global 2023 Post-Screening Talk Guest: Aditya ASSARAT Moderator: Jun LI We were very honoured to have a screening of Aditya ASSARAT’s debut feature Wonderful Town during the Eye Catcher Showcase, and to have Director Aditya and moderator Jun LI during

Incubation Programme 23/24- Case Study: Creation and Production on Short Film Al Niente
孵化計劃23/24- 案例剖析:與金馬60入圍劇情短片《裊裊》團隊拆解短片製作回顧

奪目影像孵化計劃2023/24 日期:2023年12月16日(六)嘉賓:LAM Lo 林璐|編劇及導演Rachel LEUNG 梁雍婷|主演Eric TSANG 曾慶宏|監製 第二場以案例剖析作為切入討論的工作坊,由首屆入圍項目《裊裊》的編導林璐,與主演梁雍婷及監製曾慶宏,一同回到當初這個項目孵化的原點,和大家分享從劇本修改、拍攝,入圍鮮浪潮及金馬獎最佳劇情短片的這一趟旅程。 《裊裊 Al Niente》的中英文名,本已帶著導演對故事主軸的想法:一邊是中文的「餘音裊裊」那種音樂一直縈繞著人的感覺;一邊是英文的「Al Niente」——通常寫在琴譜最後,代表漸弱至到無聲的意思。兩者都代表著對於認知障礙症患者來說,記憶這回事就是如此矛盾地,好像一直縈繞在腦海,又好像漸漸消失一般。 編導林璐參與導師計劃時,所配對的導師為楊曜愷導演。回憶當時三次的會面之後,《裊裊》故事和角色才漸漸有了定調,而劇本基本上更是重寫過。《裊裊》創作取自導演自身的故事。當時回到香港後,對於公公認知障礙症的病情,對於弟妹的愧疚和逃避,對於公公主要照顧者的觀察,對於音樂治療可能起到的幫助和作用⋯⋯種種的感受讓她決定更誠實地面對自己,把這些不可愛的、矛盾的部分都給予角色們,把這個故事寫出來,並慢慢地發展成現在觀眾看到的樣子。 而談及當初選角,還有與演員的合作方面,導演和主演也展現了十足的默契和信任。導演談到那時是從其他港產片中,看到Rachel的能力和特質,能夠充分駕馭《裊裊》中,妹妹韻靈那種奔放不羈、有點喜怒無常的性格。Rachel亦分享了自己面對演員這個職業的態度:保持一顆開放的心,面對不同劇本和導演,都能夠看到不同的角度,有著不同的思維,從而進入角色的語言。 《裊裊》這個項目一路走來,曾報名了不少影像平台及影展。導演直言自己也同樣不斷地在經驗中成長,踏出多幾步,作品才有機會介紹給更多的人看見。

Incubation Programme 23/24- Case Study: Adaptation and Production on “Left on Read” Review
孵化計劃23/24- 案例剖析:與《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團隊細談創作與製作回顧

奪目影像孵化計劃2023/24 日期:2023年12月2日(六)地點: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嘉賓:陳健朗|導演林淑賢(Debbie)|監製何肇康【何晞賢】|原著作者及劇集編審(線上參與)張毓軒(Shin)|演員主持:李薇婷博士|香港中文大學文化及宗教研究系講師 第三屆孵化計劃2023-24活動第一彈!奪目影像特別邀請到今年ViuTV大熱劇集——《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的團隊,回到取景場地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從小說改編劇集的無間合作,談及創作者的決心和主題,再講到製作時的考量、堅持以及進入狀態的方法等等⋯⋯兩個多小時就在這深度討論中,不知不覺流逝、留在各位觀眾的心中。 首先談到的,是導演陳健朗和原著作者兼任劇集編審何晞賢(阿月)的合作。本來就是好友的兩人各自運用自己文字和影像的腦袋,把原著《已讀不回死全家》文本只有八至十集的內容,變成最後我們最後能夠在免費電視臺觀看的版本。 「有的影視化作品是追求百分百的改編,有的是抽取原本的概念再寫一個全新的故事,而我想取一個中間位。」阿月如是說道。這點也關係到劇中原創角色石曉陽(石仔)的出現:原著中學生們有幾種應對遊戲的方法,或是只求自己成為最後倖存者,或是希望尋求幕後黑手。而石仔對比原著,正正是那個帶著觀眾從頭到尾找尋「目標人物」線索的角色。在保留原著小說那種味道的同時,也能產生更多人物之間的化學反應和發展。 導演亦藉著這次的拍攝經驗,分享了很多他對於創作及製作的想法。導演宛如面面俱到的八角形,在介紹自己故事時,最重要是清晰地知道自己想要做什麼,相信自己。自己想通想透是第一步,在這之後無論遇到誰,講自己的故事時就都可以圍繞主題的原點,讓故事擁有獨特的感染力和韻味。在保留自己的同時,也能夠把訊息傳達給觀眾,以雅俗共賞為最終目標。 而在劇集製作方面,監製Debbie提到這次與新一代導演,以至劇集整個年輕團隊的合作,都給予她許多的感受。有時候,創意就是在有限的資源下發揮最大的空間,而這次的製作中,每個部門都有他們各自創作的參與,共同為更好的作品一起向前邁進。從勘景到讓一眾飾演學生的演員進入狀態,劇集都給予了一個流動的、有機的空間,讓存在當中的大家一起探索、發展,打破原有對於表演的既定想像。 「就像海綿一樣,接收所有藝術形式,過濾後明瞭了的、保留下來的,就會是屬於自己的東西。」Shin對於演戲的回應,同樣也適用於我們觀看、消化、創作不同的作品上。伴隨著書院課室窗外漸漸落下的夕陽,讓人想起劇中的那末鮮紅。還有許多不用言明的思考和勉勵,相信已留在大家心中。

Incubation Programme 23/24- Orientation Day Review
孵化計劃23/24- 迎新日回顧

奪目影像孵化計劃2023/24 日期:2023年11月18日(六)地點:兆基創意書院主持:楊曉芙 Sharon YEUNG 第三屆奪目影像孵化計劃已正式開始!今年的迎新日奪目影像嘗試以新的模式:每組採取 Elevator Pitch的形式介紹自己的項目,希望在短時間內,把自己的項目帶給各位同路人。 除此之外,今年亦特別加插了兩個新環節。首先,是以小組形式,討論大家現正面對的創作痛點,特別感謝同樣也是導演和監製的楊曉芙主持這個環節。創作往往源自於個人經歷與生活,面對傷痛、兩難、身分轉換等等不同的挑戰,會在創作的期間不斷找上門來。創作的過程很重要,但沿途同伴的支持和傾談都很重要! 其次,早前奪目影像亦走出香港,前往東南亞影像產業平台Minikino Film Week(印尼),以及 Platform BUSAN(釜山)交流。藉著這天迎新日的機會,我們亦邀請到兩個產業活動的參加者,來到現場分享大家各自在釜山和印尼交流後的觀察與心得。

Incubation Programme 23/24- Case Study: Adaptation and Production on “Left on Read”
孵化計劃23/24- 案例剖析:與《那年盛夏我們綻放如花》團隊細談創作與製作

Case Study: Adaptation and Production with the  "Left on Read" Team Date: 2 December, 2023 (Sat)Time: 15:30 - 17:30Venue: Hong Kong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Culture Lee Shau Kee School of Creativity (HKSC), Room 501 - 502 (135 Junction Road)Guests:CHAN Kin-long (Director)Debbie LAM Suk-Yin (Producer)HO Siu Hong【HO Hei yin】 (Original Author and Script Editor, Online Participation)Shin

Eye Catcher 2023/24 Incubation Projects
奪目影像2023/24 孵化計劃入圍項目

01   Bodybuilding: The Centauride 01 Monday Category 組別 Genre 類型 Length 預計片長 Production Stage 製作進度  Director 導演  Literary Adaptation 文學改編 Drama 劇情 15 mins Development 發展階段 YEH Ka Lun 葉嘉麟 Logline 故事摘要 A typhoon is approaching, 17-year-old Monday "ghosts" the boy, with whom she has been in an ambiguous relationship for months. A student went

Eye Catcher Showcase 2023 When the Nepalese Hen meets the Gansu Camel
奪目展映2023 當尼泊爾母雞遇上甘肅駱駝

When the Nepalese Hen meets the Gansu Camel Date: 17 June 2023 (Sat) Venue: Broadway Cinematheque @Eye Catcher Global 2023 Post-Screening Talk Guests: Min Bahadur BHAM, WONG Ka-ki Coming up to our 3rd Showcase, the Nepalese director Min Bahadur BHAM brought his first feature film The Black Hen (Kalo Pothi), together with our promising young

Short Film Conference Membership

Eye Catcher is proud to become the first Hong Kong member of the Short Film Conference (SFC)! The Short Film Conference is a world-wide organisation that came into being in 1970, and has the task of promoting the distribution and screening of short films, calling attention to and improving the position of short films at